儿科泌尿外科门诊里,5岁男孩乐乐(化名)的妈妈焦急地问:“医生,我家孩子的‘小鸡鸡’怎么像缩进去一样?”经过检查,乐乐被诊断为隐匿性阴茎。隐匿性阴茎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疾病,事实上影响着约2%的男童,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多。与一些孩子真正的小阴茎不同,隐匿性阴茎孩子的阴茎本身发育正常,只是被“埋”在耻骨前脂肪组织中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随着儿童肥胖率上升,近10年相关病例增加了30%。
家长的观察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初步观察(建议在温暖的环境中进行)。首先是牵拉测试,轻轻拉住阴茎头,如果能露出正常长度的阴茎体,则很可能是隐匿性阴茎。其次是排尿观察,注意排尿时阴茎是否“探头”,以及尿流是否呈正常抛物线(隐匿性阴茎常出现尿流分叉或滴沥)。接着是看外观,正常阴茎呈蘑菇状,隐匿性阴茎则像“火山口”——周围皮肤隆起,仅见尿道口。
现代医学认为,隐匿性阴茎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首先是皮肤这件“外套”不合适,即阴茎根部皮肤与腹壁异常附着,就类似有人穿过紧的连体衣,限制了四肢的正常伸展。其次是脂肪这张“垫子”太厚,主要表现在耻骨前脂肪垫过度堆积(肥胖儿童更明显),但需要指出——有30%患儿体重完全正常。最后就是发育中出现“小意外”,例如胚胎期阴茎皮肤发育异常,并且有25%的患儿常合并轻度尿道下裂。
隐匿性阴茎的干预。隐匿性阴茎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外观问题,但如果出现如排尿困难、尿流细弱、尿频、排尿疼;反复发生包皮炎、尿路感染,伴随合并尿道下裂、睾丸未降等情况时,建议尽早就医治疗。
隐匿性阴茎在3岁以前部分可自行改善,5岁以后如没有改善,建议请医生评估,青春期是最后的干预时机。平时在家里要注意护理,首先是每日清洁,通过轻柔翻洗包皮防止感染;其次是控制体重,建议将BMI控制在正常范围;最后是定期拍照,每月同一角度记录对比。切忌强行翻包皮,可能导致包皮严重的撕裂伤。注意谨慎使用激素类药膏。
请家长们注意,避免过度焦虑,以免把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。如果不得不手术治疗,也不需要太多担忧。现代医学提供了一些精巧的解决方案,其整形手术原理主要通过释放被束缚的阴茎体、重建合适的皮肤覆盖以及固定阴茎根部防止回缩等方式。目前国内外建议的手术黄金期是5至7岁,最晚不迟于青春期前,其手术后满意度高达90%以上,
手术后的隐匿性阴茎不影响生育功能,现代微创技术的采用让疤痕很小,通常隐藏在皮肤皱褶中。手术后一般住院3至5天,术后1周复诊。学龄前进行手术的孩子基本无记忆,心理上也就不会受到影响,关键在于家长的态度要冷静、从容、自然,心理建设很重要,永远不要当着孩子面讨论“太小”之类的话题。
虽然隐匿性阴茎无法避免,但家长仍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。
建议年轻的父母从孕期就开始构筑3道防线。第一道防线是孕期保健,避免接触环境雌激素以及控制妊娠糖尿病。第二道防线是婴幼儿期管理,包括定期带孩子体检,主动检查外生殖器,注意尿布不要过度包裹,从而影响局部散热。第三道防线是学龄前关注,关注重点在控制体重,以及教会孩子正确的清洁方法。
再强调两点:1.一些家长会有“孩子到了青春期自然会长好”的误区,但12岁后手术难度增加3倍。当然,也不是越早手术越好,因为公开的数据显示,男童3岁前手术复发率高达30%。2.一些家长有“多吃含激素的食物帮助孩子成长”的误区,盲目补充激素可能引起性早熟。
记住,当发现孩子有类似情况时,请拍下孩子正面+排尿时侧面照片,记录排尿时长、尿流形态等排尿状态,并且预约儿童泌尿外科专科门诊。对孩子成长过程来说,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一个可以完美解决的“小插曲”。